Kibow Tech

為了讓台灣的網路業更加活絡,Kibow Tech從UI、UX的角度出發,以獨特的觀點介紹熱門網路服務、應用程式和行動裝置,並提供新創公司消息。

Kibow Tech

「Stampa!蓋吧!」電子集點開發團隊Sharelike走過創業的艱辛,登上B Dash Camp創業競賽舞台

Sharelike-thumbnail 圖片擷取自Sharelike網站

現在許多店家都會舉辦集點促銷活動,然而對顧客來說紙本集點卡其實不便攜帶管理,而對店家來說紙本集點卡帶來的後續效益也不高,雪爾萊克(Sharelike)看準這點想出了「Stampa!蓋吧!」電子感應集點服務,顧客只需要於櫃檯上的機器輸入手機號碼就能集點,不需要下載App,也不需要掃QRcode。

這次邀請了電子感應集點服務-雪爾萊克的執行長鄭翰霖(Shock)與董事長畢睿勝(Ike)來談談他們的創業故事以及對未來的展望。在訪談中也請他們分享了7月份時參加由日本創業投資公司B Dash Ventures舉辦的創業競賽「B Dash Camp」(註1)的參賽經驗。

Sharelike-CEO-Chairman 左:執行長鄭翰霖 右:董事長畢睿勝 圖片來源Sharelike

首先,我們就先來聽雪爾萊克的執行長鄭翰霖(Shock)分享創業故事吧!

「Stampa!蓋吧!」連接品牌與顧客之間的關係

-當初是在什麼契機下創立雪爾萊克的呢?
雪爾萊克在2013年2月成立,最初是看到了打卡盛行卻步驟繁複的問題,因此想找出一個簡單的方法,只要授權一次,將悠遊卡連結Facebook帳號,卡片感應機器後,就會自動貼文到Facebook。當時因為想證明臉書的宣傳效果,因此做了一個刷悠遊卡分享活動貼文就免費送冰淇淋的實驗,最後活動貼文的觸擊人數達到56萬人次。

因為這次的成功經驗,後來又陸續接了其他活動,雖然有收入但扣除成本及公關公司的部分後其實沒有利潤。因此轉換方向直接找桌遊店家合作,幫桌遊店家辦行銷活動,活動非常成功,翻桌率也很高,但店家還是決定不續辦活動,原因在於過高的成本以及活動現場員工負荷過重。

我們從這次經驗了解到,辦行銷活動不應該安排人在櫃檯前操作,所以轉換了個方向,和顧客在櫃檯前做互動的想法不變,但堅持想做到顧客不用下載App、不用掃QR Code、甚至連手機都不用拿出來,所以有了現在「Stampa!蓋吧!」這個產品,「Stampa!蓋吧!」從去年10月開始銷售。

f:id:kibowtech:20140820172838j:plain 圖片來源Sharelike

-有參考其它類似的服務或對象嗎?
當初沒有參考對象也沒有看到類似的服務,是把很多元素抽象出來去思考, 整個模式是自己思考出來的,但最近發現在世界的另一端有個團隊跟我們有一樣的問題、類似的想法,做的東西幾乎跟我們一模一樣,經歷也很雷同。

-從創業到正式開始提供服務,有沒有曾經想過放棄,是因為遇到什麼樣的事情呢?
剛開始推廣產品的時候,因為無法向店家證明電子集點可以帶來什麼效益,所以在推廣時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在陌生開發這一段,這是創業中曾經遇過的主要困境。推廣產品時先從認識的店家開始,然後是陌生開發親自拜訪店家,但是不容易和老闆接觸,轉換率太低大約在1%,後來改變策略,透過認識的朋友介紹老闆,成功率就提高了不少。因為有認識共同朋友的這一層關係,老闆也比較願意去嘗試。

-現在的目標市場是什麼?
目前往國外發展的策略是明確的,計畫先去幾個市場找合作夥伴。現在我們有日本客戶,而在東南亞地區也有找到代理商正在談授權,上個月有去澳門參加國際連鎖加盟展,在會場中也有四個廠商談到代理的部份。其實日本、東南亞的店家都滿歡迎新東西的,我們的產品在其他市場的反應也都比在台灣好。

-實際使用貴公司服務的店家的反應如何呢?
店家續約比率非常高,高達98%,店家搭配集點活動的的話,效果都還滿好的。目前一部分客戶一個月可以蓋到1,2萬點以上,一天至少300點以上,我們也相當意外。

Sharelike-clients 圖片擷取自Sharelike網站

-顧客如何確認自己的點數,能夠統一管理所有店家的點數嗎?
我們注意到消費者其實沒有查點數的習慣,所以認為點數應該由店家主動發送訊息給消費者, 店家可以透過顧客前次消費集點時所留下的電話號碼推送簡訊, 告知顧客目前現有點數、兌換商品內容以及其他活動消息。

-今後事業的展開
未來還是朝國外發展,然後在10月份的時候「Stampa!蓋吧!」會推出新版本,客人可以查點數,知道目前兌換商品的訊息等。

-有可能和其他服務或團隊合作嗎?
我們有定位自己幾個方向, 第一,我們希望做到讓品牌行銷活動的佈署自動化,現在佈署一個活動需要從總部開始,然後每間分店需要做教育訓練,但如果有像「Stampa!蓋吧!」這樣的自動化系統,行銷活動可以直接連結品牌和顧客之間的關係。

再來,是跟異業的合作,像是有間銀行有來找我們談,希望將信用卡紅利點數兌換成飲料店的點數,讓客人可以用飲料店的點數去換飲料,如此一來信用卡紅利點數的兌換變得更加方便實用,不僅會提高消費者的刷卡意願,增加紅利點數消耗,店家也能透過銀行導入客源,這樣的合作關係形成消費者、店家和銀行三贏的局面,而我們是工具。

B Dash Camp 圖片擷取自B Dash Camp

雪爾萊克的董事長畢睿勝(Ike)在今年7月前往福岡參加了B Dash Camp創業競賽,接著來看看董事長畢睿勝(Ike)關於這次參賽的分享吧!

B Dash Camp,前往世界舞台的開始

-參加B Dash Camp的契機是什麼?
當初財務長有掌握到這方面的訊息,而B Dash Camp本身對創業團隊來說是去世界舞台的一個很棒的開始,因此決定參加B Dash Camp。 參加契機其實很簡單,就是想說拿著我們的商品到世界去看一下,看會有什麼樣的回饋和反應,結果比我們預期中還要好很多,這次拿到了和日本客戶的合作機會。

-可以分享一下參加B Dash Camp的感想/心得嗎?
這次參加B Dash Camp三天,三天都是很不一樣的體驗。首先,B Dash Camp的場地環境很好,可以感受到參加團隊的積極氛圍,準備也都很完整。

由於活動舉辦在日本因此語言變得格外重要,除了英文之外最好要懂一些日文,因為當地語言主要以日文為主且聆聽簡報的大多是日本創投。

活動會場裡會有攤位讓創業團隊展示自己的產品與服務,擺攤時可以感覺到其他團隊的資源相對地比台灣團隊豐富,但他們對自己的認知也比較足夠。有些團隊其實可以算是半個企業了,但還是以新創的態度參加,令人敬佩。

-未來還會再參加嗎?
未來傾向繼續參加。台灣團隊在日本當地還是比較容易受到關注,因為市場接近,所以台灣推出的東西比較容易打動日本當地人的心,未來會想再參加的原因就是基於這一點。Sharelike既然在第一次就打動了日本客戶,那麼第二次更應該打動更多客戶和建立更好的供應鏈,明年應該還是會繼續參加。

-可以給想參加或考慮參加B Dash Camp的創業團隊建議嗎?他們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首先,延續上面提到的語言方面問題,B Dash Camp雖然備有翻譯機,但台灣團隊在這次遇到了英文口說速度太快翻譯跟不上,造成台下日本聽眾聽不懂的情況,也有發生翻譯機沒有將日本評審的提問完整翻譯出來而造成文不對題的情形,因此最好還是要有一點日文能力,至少在應對時不會因為翻譯的錯誤而失去很多機會,也建議在回答應對上面多下功夫。

再來,日本對時間非常重視,團隊要準時上台發表,才不會發生麥克風被靜音,被迫下台的情況,這對投資者來說是很扣分的。還有,B Dash Camp主辦單位對攤位擺設的態度比想像中還要開放,所以建議可以盡你所能的多準備一些配備。

最後,執行長鄭翰霖(Shock)與董事長畢睿勝(Ike)和我們分享了要給想創業或剛創業者的建議與意見。

給想創業或剛創業者的話

畢:跟團隊的溝通和情感的維繫比在商業模式上的細節更需要琢磨。還有,我覺得如果你要B咖去做一件最好的事情,那件事會變成很爛的事情,但如果你叫一群最好的人去做B咖做的事,他們還是會把它做到最好,人一直都是我覺得能否把一件事情做成的關鍵。

鄭:多找一些創業前輩,多問人很重要。還有人際關係要維持好,成功絕對不是靠自己掙來的,是很多人幫助你才會成功!

「Stampa!蓋吧!」幫客人解決了紙本集點卡不方便的問題,只要店家再想出夠吸引人的促銷活動,「Stampa!蓋吧!」會是一個可以有效幫店家提升回客率的工具。 這次很感謝執行長鄭翰霖(Shock)與董事長畢睿勝(Ike)大方分享了許多寶貴的經驗與建議,期待雪爾萊克今後的發展!



備註:
(1)「B Dash Camp」是由日本創業投資公司B Dash Ventures所舉辦的創業競賽,創業團隊可以透過這個活動拓展日本市場,接觸日本投資者以及認識其他國家的創業團隊。台灣也有類似的創業競賽,像是前不久剛舉辦過的「IDEAS Show」。

延伸閱讀